房天下>  资讯中心  >楼市永春>  正文

手机看新闻

土拍遇冷的背后传递出怎样的信号?和普通购房者又有什么关系

楼市永春2021-09-28 14:01:14

 

以前陪我看月亮的时候,叫人家小甜甜;现在新人胜旧人了,叫人家牛夫人。

谁也没想到,从“小甜甜”到“牛夫人”的角色转变,前后也就三个月。此前炙手可热,一地难求,开发商抢破头的“土拍”局面,竟然变得十分理性,甚至有点清冷,真是“人生大起大落,实在是太刺激了”。

9月15日~17日,为期三天的成都第二轮土地集中出让结束。

此次拟出让的75宗土地中,有17宗在土拍之前就“因故终止”;而在土拍过程中,有6宗流拍;剩余成交的52宗土地,有38宗底价成交;溢价成交的仅14宗,且溢价率基本不超过10%,最终揽金446.3亿。

成都第二轮土拍一览表

图据:公众号@地产全说

坦白说,成都第二批集中土拍的情况不理想,但如果我们客观一点,和其他城市做一个对比,就会发现成都的表现还算不差。

天津第二轮土拍挂牌61宗,停牌19宗,流拍2宗,最终成交40宗,多数地块底价成交,平均溢价率仅0.6%;沈阳第二轮土拍挂牌46宗,终止24宗;合肥挂牌17宗,终止9宗,仅剩8宗;就连向来在土拍市场“高人一等”的杭州,第二轮集中土拍挂牌31宗,其中10宗试水“竞品质”,终止了9宗,最后剩下那1宗也流拍了。而隔壁重庆也刚刚结束,第二轮土拍33宗,其中9宗终止,5宗流拍,26宗底价成交,2宗溢价成交,溢价率仅0.43%,整个土拍时间只持续了1个。

所以,在比惨这件事情上,大哥不说二哥。

以上,就是目前国内众多新一线城市第二轮土拍的一个基本事实情况。

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我认为一个专业的购房者,至少还应该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01、土拍市场普遍遇冷,原因是什么?
02、土拍遇冷背后传递出怎样的信号?
03、它跟我们普通购房者有什么关系?
我试着来一一解答,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01

土拍普遍遇冷的原因,大致有三个

1、开发商没钱了。

这里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真没钱了,另一种是有钱但也不敢花了。

大家要知道,开发商的钱从哪里来?如果不那么严格的话,我们可以理解为一是来自银行贷款(也包括其他融资、发债等渠道),二是来自房屋销售回款

但自从2020年8月2日,住建部和央行宣布出台针对房企的“三道红线”,以及2020年12月31日,央行、银保监会联合发布针对银行的“两道红线”,事实上从银行资金的“供给端”和“需求端”,给房地产套上了两道紧箍,而对购房者而言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房贷利率不断上浮,贷款难度不断增大,这些都是指向一件事——开发商从银行拿钱变少了,变贵了,变难了

当然,这两项政策其实在去年底都已经公布,而今年一季度也早已开始实施,但我们发现批次集中土拍(大部分在4~6月)情况依然“火爆”,所以银行端的钱变紧,并没有引起开发商的足够重视,直到市场转冷(成都是从3.22新政开始的,但效果显现大概是在6月份)购房者买房的积极性大幅下降,当开发商发现销售回款预期变慢,自己“两条腿”都可能被打断时,才真正谨慎起来。

2、开发商有钱,但算不过来帐。

开发商踩了“三道红线”,也有一些财务稳健的开发商没有踩线,同时也包括一些融资成本较低,融资难度较低的央企、国企等,虽然这些企业是二批次拿地的主力军,但客观来看,他们的拿地积极性依然在减退。这就主要源于“算不过账”。

这里有两个维度的考量。

一方面地方政府在土地出让时会“肥瘦搭配”,部分地块也可能会附带一定的出让条件,这些都无可厚非。

因为,保证土地这一重要的“国有资产不流失”和“国有资产价值化”,本来就是地方政府的职责所在。

但是,前期部分城市出现流拍,或许还有市场预期不足的考量。但后期“土地集中出让”的城市没有及时调整“土地出让条件”,依然出现普遍流拍,那就有一些反常。

我分析其可能的原因,土地流拍或许是一个必然经历的程序,这才能为地方政府在后续的土地出让中,重新评估国有资产或重新制定土地出让条件,提供事实依据。

二方面,是开发商的成本变化和对利润要求的提高。

开发商拿地之前,都要进行成本测算,过去可能有5%的利润就敢拿地,但现在可能不敢了,必须要10%的利润才敢拿了。

这个主要是源于开发商对未来建筑材料、人工成本提高的预期,另一个也是源于对销售周期拉长,会导致资金成本提高的预判。

所以,当二者在利益考量中存在背道而驰的现象时,那么结果就自然不太可能达成一致。

3、开发商有钱,也算的过帐,但或许还有更好的用途。

对于开发商来说,拿地的方式,除了在“集中供地”中拍卖以外,其实还有一个途径就是“收并购”。例如,万科星耀天府,就是万科从蓝光手里收过来的,这就是项目层面的收购;当然还有企业层面的,就是一家公司把另一家公司吞了,那么两家公司的土地,都归一家所有了。

而现目前,某些开发商们是什么状况,相信读者们也清楚,暴雷的、破产的、苦苦支撑的……越来越多。

我预计在今年年底之前,这种“趁你病,要你命”情况还会更加普遍,到时候有钱可能真的可以为所欲为。

那么,在年底之前,持有大量现金,择机收购其他“病危”房企或者项目,其可能会比从地方政府手里买地要更划算一些。

02

土拍遇冷的背后传递出怎样的信号

1、房地产已进入至暗时刻,但或否极泰来

房地产,其实是由房产和地产两部分构成,开发商购房者之间的生意,是房产生意;而地方政府和开发商之间的生意,那才是地产生意,合在一起,才能叫房地产。

过去,不管是限购、限贷、限售,还是限价等,其实都针对的是房产部分,而地产部分虽然也有影响,但相对还好,土地市场的热度和价格还是比较正向。

但现在,各个重点城市出现土地大规模流拍,这已经说明调控的影响开始触及上游,调控的代价也已经逐渐从开发商身上,传递到地方政府身上。

目前中国,除了少数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外,大多数城市的财政都比较依赖土地出让金,根据媒体公开报道,2020年中国44个主要城市中,土地财政依赖度土地出让金/一共公共预算*100%)超过100%的城市有20个,依赖度超过50%的城市有19个,而低于50%的只有5个。

由此可见,如果土地出让金少了一大截,对部分土地财政依赖度高的地方政府可能会是沉重的打击。

房地产企业没有钱,可以破产,可以重组;但地方政府怎么破产,怎么重组?只能找中央兜底。一个两个还好说,如果个个都来,那就乱套了。所以,财政就是一国之本,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因此,我个人观点认为,当房地产行业出现大规模土地流拍,触及地方财政根本的时候,就代表房地产已经进入了至暗时刻;

但同时,物极必反,否极泰来,这可能也预示着房地产最困难的时候将会过去,毕竟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业内有一些观点认为,房企应该努力坚持到明年3~4月,对此,我持比较认可的态度。但在行业重新洗牌,房企杠杆率普遍降低的大背景下,对部分房企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2、调控政策可能见顶,或将开始逆向调控

众所周知,调控的核心思想是“房住不炒”,而具体要求则是“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因此楼市调控从来不追求房价大幅度下跌,更不追求土地市场大规模流拍,你土地都卖不出去了,地价都为零了,还谈什么稳地价呢?

所以,为了继续贯彻“三稳”的目标,不少城市已经开始出现了逆向调控。

例如:今年8月,湖南岳阳发布楼市“限跌令”,降价不能超过15%;随后,江阴桂林菏泽昆明沈阳株洲唐山张家口等9个城市,纷纷发布类似政策,相信后续还会更多城市跟进。

当然,目前出台“限跌令”的城市主要集中在三四线,这和三四线城市自身“抗跌性”不强有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少其他城市也开始“未雨绸缪”了:

中山珠海,双双降低了二手房个税税率,从2%降为1%;很快惠州肇庆跟进,二手房个税税率从2%降为1%,商业从2%降为1.5%;武汉最近启动了“零门槛”抢人大战,客观上利好楼市;长春更是表明第三批次集中供地,原则上不再供应住宅用地,放宽预售资金监管,对符合一定条件的人才和农民,按50元/平和80元/平给予购房补贴,且另有10000元/份的购房消费券,可用于家电或汽车消费。

总之,鉴于楼市当前的状况,我个人预判层面的调控政策基本见顶了,而个别城市可能会根据自身的“冷热”实际,进行从严或者从宽的细调微调,真正进入“因城施策”的阶段。但我相信,进入“逆向调控”的城市会越来越多,目的就是一个字:稳。

3、市场牛熊转换结束,成都楼市已然入冬

今年8月5日,我在《新政!成都楼市再补一枪,涉及“赠与”和“顺位调整”》一文中,明确提到“成都楼市正在进入初冬”。彼时,成都第二轮土拍还没有开始。

而现在,成都二批次土拍大规模流拍,也进一步说明成都楼市正在从初冬逐渐迈入真正的冬天

如果我没记错,成都上一次土地大规模流拍的时间应该是在2014年和2015年这两年间,那真是成都楼市最冷,也持续最长的一个熊市。

这一次,是否会更冷,持续时间是否会更长,我不知道。我只能说,大家密切关注从中央到地方层面的动作,是时候考验真正的技术了。

03

土拍和我们普通购房者有什么关系

1、其实没有多大关系

大家不要打我,我说的是实话。土地流拍与否,它更多是地方政府和开发商之间的关系,第二轮流拍的土地,可以在第三轮土拍时再上架;出让条件苛刻了,也可以进行修改;有些区域的土地看不上,没关系,我给你换更好的。总之,说白了,这个生意是地方政府和开发商之间的,而我也打心底里不相信成都的土地会没有人要。

而房价早都已经锁定了的(别的城市没有锁定,但也会出台限跌令),所以不管开发商最终以什么价格拿地,最终都和你的房价没有太大关系。

的好消息是,如果开发商的利润多一点,你的房子品质可能会更有保障一些。

2、资产逻辑全面重估

大家可以从成都第二轮土拍的情况中发现一些思路,流拍的土地大多数是远郊土地,而溢价成交的土地大多是城南的土地

这充分说明,在熊市之下,开发行也会“弃卒保车”,而购房者在面对资产的时候,牛市逻辑就要彻底摒弃掉。

核心资产依然有价值,而非核心资产(例如远郊、文旅、商办类)就不一定还有那么大的价值。

总之,我曾经给大家说过的四要素:核心城市、主流地段、优质产品、合理价格,四者缺一不可。你会发现,现在开发商拿地,也是类似的原则。

3、择机买房或者囤钱

冬天来了,还要劝人买房的人,是不是坏?我给大家说说我的经历吧。

往上数两个周期,其中一个冬天是出现在2008年,尤其是5.12地震后,可以说2008年5月到2009年3月,这10个月都是成都楼市的冬天。但如果你在这10个月时间里买了房,你是爱国的(当时的口号就是买房就是爱国,信心比黄金更贵),第二你的资产大概率实现4~5倍增值。而我在2008年的12月买了房。

而另一个冬天出现在2014~2016年,具体的月份我记不太清了,但2014年和2015年肯定是房地产最难过的时候,而2016年上半年,城南回暖,2016年下半年开始,主城区回暖。后来这一轮牛市,大家都经历过,我就不装蒜了,但我在2016年5月买了房,主城区的。

这里,我并不是想让大家产生一种错觉,楼市一定会复苏,房价一定会上涨,同样我也并不是想让大家觉得买房一定可以赚得盆满钵满,这些都是固化思维,路径依赖。

但我想说的是,如果你是自住需求,或者在自住的基础上兼顾保值,那么买房依然是当前普通人的选择之一。

如果我们把买房周期看成春夏秋冬,那么春、秋买房的人,那是聪明的;但在夏天卖房、冬天买房的人,那就是智慧了。

而在冬天买房的人,也分三六九等,初冬、隆冬、深冬阶段买房的人也是各不相同的,这里不展开说。而真正能做到冬末春初买房的,那就是神来之笔了。

所以,在这个楼市的冬天,我们应该做的只有两件事:一是择机买房;二是努力囤钱。毕竟我们都不知道这个冬天会持续多久,所以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房产圈发布,房天下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房天下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进行投诉。对作者发布之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精彩评论(0)

回复还可以输入200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