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有一组数据可以说明很多问题,作为西部城市的成都,私家车保有量竟然是全国第三,仅次于北京上海,每年的汽车销量也位居西部 ,增长比例也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这背后反映的,正是成都公共交通的困境。
现状:交通之困
有一组数据可以说明很多问题,作为西部城市的成都,私家车保有量竟然是第三,仅次于北京上海,每年的汽车销量也位居西部 ,增长比例也远高于平均水平,而这背后反映的,正是成都公共交通的困境。
1、 三环内外差距巨大
成都三环以内,大型公交车能实现基本覆盖,但三环以外,便是另外一番景象,不但线路少,而且等待时间极长。另外一点,三环外,遇到正规出租车的几率骤减。就算遇上正规出租,一旦跨界跨区,出租车师傅可以漫天要价。目前被划为主城区的中和、大源等新兴城市居住区,一直备受出租车师傅的歧视,住大源天府三街的赵女士反映:“要么不到,要么特贵”。大成都的公交一体化已经提出多年,但实质性进展一直很缓慢。
2、 非法交通工具层出不穷
在各种地铁出入口,汽车站和人流聚集的商场附近,非法运营的私家车、三轮车、电瓶车屡见不鲜,在成都一号线世纪城附近,各种类型的黑车可谓眼花缭乱,经过多次监管也屡禁不止。一位资深城市规划人士说道“成都的华阳早就成为几十万人口的卫星城,但地铁目前只到达世纪城,正规出租价格贵,中转需求滋生了各种黑车”。
3、 公交车收班早、车速慢
比起一线城市众多的夜班车,通宵车,成都没有一辆车是深夜运营的,如参与聚会深夜回家,主城区只能打车,郊外就只能顶着风险叫黑车了。另外,成都限制车速也比其他城市严重,到达同一目的地,坐公交车所花的时间是私家车的两倍以上。
4、 地铁与BRT线路短,数量少
成都目前的2条地铁线路里程仅为65KM,差不多是北京上海的十分之一,BRT也只有一条。作为一个人口接近1500万的大城市,快速交通设施比例失调,瓶颈明显。
延伸:交通之困下的房地产业
在成都全盘布局的保利地产,深知成都的公共交通滞后对房地产发展的影响,成都保利实业总经理吴章焰就再一次记者会指出,成都的楼盘,车位配比是很高的,所以开发商的经营成本也很高。
不均衡和不方便的公共交通大环境下,成都楼盘沿大道而修,沿地铁而修的特征十分明显,轨道交通旁的楼盘,价格要比一般楼盘贵出20%以上,目前成都新兴楼盘,都布局在三环之外,三环外公共交通资源稀缺,有地铁或者有地铁建设和规划,都会让一个楼盘炙手可热。有一个典型的的例子可以证明,在成都天府大道南段,建设中的一号线3期工程旁的成都玩家、司南等楼盘,创造了许多销售的神话,依仗的就是稀缺的地铁资源。
、
(地铁开通前后某些区域房价对比)
“在南门上住,你不得不买辆车”,在城南华府某楼盘担任置业顾问的赵女士告诉房天下,成都的实施交通先行策略,在城南修了许多又宽又直的大型主干道,四条纵深的大路,延伸到城南华府地区(华阳附近)。但是公交车到得少,出租不愿意来。路宽而车少,“适宜自驾”,所以,“车”“车位”的广告在这一地区十分常见,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前一段时间邦泰华府公馆的“30几万,有房有车”的推广活动,声称要送名爵的MG3和东风风神等家用小车,还有就是被称为华府 豪宅的德商华府天骄,推出买房免费送产权车位的优惠活动。
改变:地铁成成都交通与房产的救命线
(成都地铁线路草图)
2014年,成都掀起了一轮地铁建设的高潮,实现“十铁同建”。地铁的“大跃进”将在未来几年内,成为成都公共交通发展的“强心针”。随着地铁线路不断向外延伸和地铁网的形成,人们可以实现“住在郊外,也不买车”的理想。布局外围的房地产项目,地铁就是命脉。
天府大道盘活了麓山板块和海昌板块,成都一号三期的快速进展,将 区域麓山片区与主城紧密连接,更是让这一个片区“再迎一春”。 楼盘成都玩家的热销事件被许多业内人士作为“引经据典”的对象。
剑南大道盘活了华府板块,地铁5号线和快速公交BRT的规划,也让这个片区的前途一片光明。沿线的标杆楼盘保利叶语,正是保利地产知道交通资源的向南倾斜,才在此深度开发的原因。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