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人民银行昨日发布的上半年我国金融主要统计数据,用一连串的数据描绘出一个清晰上扬的轨迹。在这背后,是今年以来人民银行连续3次降低基准利率,连续三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包括定向降准)。“随着各项政策效果的逐步显现,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明显增强,力度是相当大的。”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表示。
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速4月末为10.1%,5月末为10.8%,6月末为11.8%,货币供应逐月走高。
新增人民币贷款4月份为7079亿元,5月份为9008亿元,6月份为12791亿元,信贷规模加速扩大。
社会融资规模增量4月份为1.06万亿元,5月份为1.24万亿元,6月份为1.86万亿元,社会流动性持续增加。
中国人民银行昨日发布的上半年我国金融主要统计数据,用一连串的数据描绘出一个清晰上扬的轨迹。在这背后,是今年以来人民银行连续3次降低基准利率,连续三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包括定向降准)。“随着各项政策效果的逐步显现,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明显增强,力度是相当大的。”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表示。
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下降
货币信贷总量和结构出现积极变化。统计显示,6月末M2余额达到133.34万亿元,同比增长11.8%;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6.56万亿元,同比多增5371亿元。 是反映 活跃程度的企业中长期贷款6月末同比增长13.4%,增速比去年同期高1.8个百分点;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5%,比贷款平均增速高1.1个百分点。
“新增信贷创近年同期新高,货币供应量增速也超过预期。 是从6月份数据看出现一些积极迹象,是实体经济需求增长加快的反映,也将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交通银行 经济学家连平说。
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既体现在量(信贷等融资总额)的增长,又体现在价(利率水平)的下降。盛松成介绍,今年3次降息,再加上去年11月份降息,使得贷款基准利率累计下降了1.15个百分点。在基准利率连续下降的引导下,银行新增贷款利率呈下降趋势。
央行调查显示,截至今年6月份,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97%,比上年末下降64个基点(1个基点为万分之一),比上年同期下降101个基点;加上债券、股票等其他方式融资,以及相关收费,我国企业整体融资成本为6.32%,比上年末下降68个基点,比上年同期下降85个基点。
对下一步政策走向,昨日的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二季度例会强调,要密切关注国际国内经济金融新动向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变化,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松紧适度,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适度流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资金进入实体经济有所加快,成本有所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活跃度有所提升。这些将进一步支持下半年中国经济企稳向好。”连平认为。
而鉴于目前企业融资成本仍处于高位,分析师普遍预计,三季度央行仍有降准降息可能。澳新银行大中华区 经济师刘利刚刘利刚认为,“目前,股市大幅调整将促使央行尽快降准,以此来维持市场稳定并鼓励银行向实体经济贷款。此外,央行还将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管理短期的流动性,并将使用常备借贷便利、中期借贷便利、对中小城商行定向降准和抵押再贷款等工具来进行调节。预计中国央行除了尽快降准外,第三季度将再降息25个基点,第四季度可能还将再降准50个基点。”
国开证券宏观分析师杜征征也认为,三季度还将有1~2次降准,但央行对于降息工具会选择性使用。据新华社、每日经济新闻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