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城建 > 正文

我们需要一座怎样的“青羊新城”?

成都日报  2016-11-09 04:51

[摘要] 推动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良性互动、融合发展,是特大 城市转型发展的基本方向,也是成都建设国家 城市的内在要求。

推动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良性互动、融合发展,是特大 城市转型发展的基本方向,也是成都建设国家 城市的内在要求。历来被誉为“城西门户”的青羊区正努力打破旧城空间发展桎梏,将“青羊新城”作为该城区规划的重要城市拓展区域,加快规划建设脚步。“两河环绕、两湖镶嵌”,生态本底优良的青羊区,在新城建设中尤其注重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并将其贯穿于规划建设始终。在成都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的进程中,主城区和二三圈层各区(市)县都因地制宜地各自探索与实践。这次,让我们走进“青羊新城”,借助理论研究者、规划专家和项目参与者的观察,聊聊这一案例带给我们的思考。

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要求:

城市空间是城市发展战略在空间上的具体体现,必须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推动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规模、产业发展和生态容量相适应。

青羊为什么要建新城

关键词:内在要求 必然选择

记者:“青羊新城”建设的初衷和发展目标是什么?

夏琳:之所以要建设新城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进一步发展的需要。青羊老城区面临空间有限、载体不足的困境,必须寻求新的突破和发展。二是城市品质提升的需要。建设新城是城镇化发展的规律和趋势。过去这里只能算一个区域,在城市的“四态”上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有待提升。在“形态”上,日月大道、光华大道周边形态有待提升;在“业态”上,还不够高新,聚合度不够高;在“文态”上,虽有非遗博览园,但还需加大非遗产业的发展;在“生态”上,将进一步提升环城生态带、金沙湖和公园的建设品质。三是老百姓的期盼。生活在这里的老百姓希望能享受到更好的医疗资源、 资源,能够在一个更加宜居宜业的环境里生活。

周灵:随城市的拓展和经济的迅速增长,逐步出现了环境污染、空间紧张、生态质量下降等一系列城市问题。与此同时,人们对生活质量、生态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这个必然的进化趋势导致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因此,在建设国家 城市的过程中,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深入推进绿色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夏琳:“青羊新城”是青羊区城市拓展的“主要方向”。青羊老城区已经完成了 轮城市建设,建成区作为城市发展的“内生级”,城市工作的重点已经转向旧城改造和有机更新。“青羊新城”的发展目标是按照“产城融合、功能完整、职住平衡、配套完善”的要求,统筹城市空间、产业和人口布局,着力将“青羊新城”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化的“城西产业高地”“生态宜居家园”“智慧城市样板”。

周灵:当前,成都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城市综合实力明显提升,但是,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制约,迫切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转到依靠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质量上来,转到低碳绿色、内涵发展的道路上来。

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要求:

生态文明建设从根本上要靠制度保障。要切实加强对生态空间的立法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是持续增加生态产品有效供给。

将生态放置于规划源头

关键词:四态合一 三个优先

记者:“绿色生态”理念是以怎样一种具体的方式体现在“青羊新城”的建设过程中的?

夏琳:“青羊新城”的建设以公建配套、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三个优先”作为基本原则。坚持“三个优先”一是遵从城市发展的规律,因为这三方面都是城市发展的前提、城市的必须功能;二是以人为本的考量,老百姓需要更加完善的城市配套和功能;三是城市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环节,只有先将骨架搭好,城市才能良性健康发展。

袁牧:观察“青羊新城”的规划体系,我们看出,新城的规划基于产城一体、低碳示范、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原则建立了生态控制指标体系,并在规划中推进产业用地指标准入准出体系,对集约、集中、高效的产业实施准入机制,对粗放、分散、低效的产业实施退出机制。当前“青羊新城”建设的重点则是,针对“青羊新城”现实情况和发展趋势,落实并优化规划的理念和要求,从用地、空间、交通、生态、产业等方面综合体现新城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周灵: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必然要求改变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建立以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GDP增长模式。应建立和完善绿色发展的考核评价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中,全面地反映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的真实状况。

夏琳:没错,“青羊新城”坚持“三个优先”就是希望以科学的规划配比支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以具 的 、卫生、文化等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和完善的硬件设施、优良的生态环境,集聚生产要素和 人才,同时把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应有的功能品质和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具体落实到量化的指标体系中。

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要求:

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是构建绿色低碳的产业体系、生活体系。要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大力发展低碳和循环经济,形成能耗低、污染小、科技含量高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

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

关键词:绿色生产 绿色生活

记者:从根本上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必须构建低消耗、低排放、高技术的绿色产业结构,“青羊新城”将如何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的绿色化?

夏琳:“青羊新城”坚持“独立成市”理念,按照公建配套、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三个优先”的思路,将着力建设绿色城市、低碳城市、海绵城市,加快实施日月大道、武青路、光华互通立交等路网改造和建设,整体推动地下综合管廊、市政设施、公建配套、公园绿地建设,全面构建现代城市骨架,增强对人口和产业的集聚力。重点推动五大片区城市组团发展,着力将百仁片区打造成公园环抱、 配套的国际化社区;将西客站片区打造成汇聚商旅、通达四方的交通枢纽和商贸 ;将青羊总部片区打造成总部经济汇集、军民融合的产业核心;将红碾蔡桥片区打造成以现代金融和跨境电商为主体的新兴产业基地;将新城核心区建设成为智慧产业、智慧服务的智慧城市典范。

周灵:深入推进绿色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做好经济发展的“加法”,又要做好能源资源消耗和环境损害的“减法”,因此必须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以绿色产业为发展支撑。推进生产方式绿色化,可以在工业领域大力推行“源头减量、过程控制、纵向延伸、横向耦合、末端再生”的绿色生产方式;构建绿色服务业体系,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推进服务主体生态化、服务过程清洁化、消费模式绿色化。

袁牧:“青羊新城”区域内“两河环绕、两湖镶嵌”,江安河、清水河环绕新城,正在规划建设的金沙湖、百仁湖等城市湖泊和生态公园将进一步彰显区域优良的生态环境。青羊新城规划将在重点片区发挥特色 ,集聚产业科技服务、文博旅游、智慧服务三大产业,创新产业驱动模式,以“文旅教体”智慧产业集群为核心, 兴产,精品立城。这些都体现出了“青羊新城”坚持“多规合一”、将“绿色生态”贯穿始终的发展理念。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特价房成都官微

有专业有态度有房源有优惠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