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以下数据均来自中指研究院,截止至2018年12月31日。数据说明:网签数据具有滞后性,以下数据仅供参考。
导读
2018年,是成都楼市最跌宕起伏的一年,上半年是卖方市场,购房者一房难求,515新政后,成都楼市发生“剧变”,迅速转变为买方市场,开发商开始打折促销。那么,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剧情之后,成都楼市在2018年究竟交出了怎样的答卷?一切尽在《2018年成都楼市白皮书》之成交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018年成都楼市持续降温
新房住宅成交量大幅下滑
据中指院提供的数据显示,大成都商品房成交面积约为3667万平米,其中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2442万平米(成交套数218423套),同比下降9.1%,总成交金额为2427亿元。
中心城区(一二圈层)商品房共成交2868万平米,其中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1741万平米,同比下降18.8%。



二圈层仍为成交主力
三圈层异军突起
2018年,二圈层住宅市场成交占比超过55%,仍为主力。三圈层成交占比大幅增加,远超往年。但该增长主要是年内政策变化,三圈层经历摇号、限购从无到有的过渡带来的短期繁荣,并不能形成长期趋势。一圈层占比则进一步被压缩。


销供比三年首次跌至1以下
供不应求态势缓解
为缓解供不应求态势,持续新增市场供应贯穿了整个2018年的成都市商品住宅市场。
◼据统计, 大成都商品房供应量达4446万㎡,其中商品住宅供应量同比大增59.5%,达2662万㎡;中心城区(一二圈层)商品房供应量达3419万㎡,其中商品住宅供应量同比增加25.6%,达1815万㎡。



需求结构:
刚改、再改产品占比提升
2018年,成都中心城区90平米以下套型占比下降明显,110平米以上刚改、再改产品占比提升,套总价提升显著。


中心城区仅天府新区、双流同比增长
三圈层仅新津同比下降
2018年中心城区各区成交面积普遍下降,成华区、锦江区降幅超50%,仅天府新区、双流同比增长。成交量的是天府新区(288万㎡),同比增长141.2%。三圈层各区成交面积普遍增加,蒲江、崇州增幅超100%,仅新津同比下降。

商品住宅成交均价同比增长
大成都将迈入万元时代
2018年各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普遍上涨,以12月成交均价来算,仅青羊、锦江、成华和都江堰成交均价出现同比下滑,其中青羊同比跌幅达23%。各圈层同比涨幅的区域分别为高新(32.21%)、温江(44.25%)、彭州(47.28%)


5.15新政成摇号分水岭
“理性购房”深入人心
从上半年中签率普遍低于1%,再到下半年多盘0人报名,甚至有楼盘暂停摇号,5.15新政成摇号分水岭, “理性购房”深入人心。随着供应量的持续增大,预计未来的摇号中签率仍将居高不下。



住宅销售面积排行榜
从图上可以看到,成交面积的10盘,基本上都集中于二三圈层。中海锦江城成交面积将近50万平米,排名;蓝光长岛国际社区的成交面积达44.17万平米,位居第二。

住宅销售金额排行榜
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中海锦江城表现最为抢眼,成交金额突破71亿元,蓝光长岛国际社区成交金额为51.56亿元,排名第二。

(数据来源:中指研究院)
我们建有“成都购房者交流群”,每天都会分享鲜的特价房源、楼市资讯,如果有摇号新盘出来,我们也会在时间进行深度解析。如何进群?扫码添加小编(maoxianrenlcl)为好友,注明来意,即可拉你进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