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成都买房那些事儿>  正文

手机看新闻

这座城市楼市调控再加码!二手房限售5年,炒房客“哀鸿遍野”

成都买房那些事儿2019-05-13 10:44:49

关注房天下官方公众号“特价房成都”,每天推送新鲜的购房政策、新盘测评、房价走势、区域解读等干货给你。另有万人购房交流群等你一起嗨聊,微信添加小编“nianyan1212”即可进群

5月11日,苏州市政府出台《市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全市房地产市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补充意见》,对苏州工业园区全域、高新区部分重点区域新建商品住房实施限制转让措施,购房人自取得不动产权证之日起,满三年后方可转让。

而对于苏州工业园区全域二手住房,购房人通过二手住宅市场交易新取得不动产权证满五年后方可转让。此次“限售”新政,是苏州自2016年发布限购、限贷、限价措施之后,房地产调控的再次加码。

今年一季度以来,楼市“小阳春”再现,多地接连出手加码调控,近期,中央再三强调“房住不炒”,各部委密集发声调控不放松,稳定楼市究竟靠什么?

5月12日晚,《央视财经评论》邀请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学术委秘书长冯奎、财经评论员章弘共同解析。

从打折到限售 为什么都是苏州?

根据中指研究院公布的数据,今年一季度,苏州市区商品住宅新增供应79.23万平方米,成交185.25万平方米,供求比0.43,明显供大于求。

来自某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苏州二手房成交11748套,环比增长99%,同比增长84.1%,逼近2012年以来的历史值。

4月16日,苏州吴中区发布政策,宣布符合购房条件的企业或个人经认定后,给予优购房实际销售价格20%-30%不等的折扣奖励。

章弘:准一线 大移民 促使苏州房地产市场火爆

财经评论员章弘:为什么发生在苏州?原来大家对于苏州的印象是二线城市,实际上它是一个准一线城市,在二线城市里面是排头兵。

目前苏州的GDP达到18.5万亿元,人均GDP也达到了14万元,在的城市当中排第7,仅次于北、上、广、深、杭州、成都,是很有竞争力和吸引力的;此外,目前苏州的常住人口达到1075万,其中户籍人口只有700多万,也就是说有300多万人口是外来的,而随着户籍政策开放,这部分人口也会在房地产市场上形成巨大购买力。

冯奎:城市政府负有的主体责任正在落实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学术委秘书长 冯奎:苏州这个城市非常地特别,它在2016年的时候就出台了调控的政策,但在过去这两年当中,在房地产调控方面,其他城市跟进出台很多政策,苏州没有出太多新的政策。

随着这两年房地产市场需求量的累计,同时也考虑到苏州和上海两座城市之间,非常紧密的联系,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对于苏州房地产又带来了一拨重要的需求。

因此我们看到,在过去的这几个月当中,无论是一手房还是二手房的交易,无论是价还是量,苏州的楼市都走在了前列。所以,这次苏州出手调控,我觉得是一个信号,反映了地方政府正在承担起这方面的责任,至于说这种效果,我觉得还有待于观察。

坚持房住不炒 稳楼市靠什么?

冯奎:警惕借城镇化和区域政策 热炒推高房价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学术委秘书长 冯奎:2016年的时候,中央就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在2016年、2017年、2018年地方出台很多方面的政策,但是在2018年的10月和12月,中央两次重要的会议上,没有重点提到房地产调控,这也许让很多地方产生了一些误解,认为楼市调控的风向变了。

但是,2019年4月1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提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而且要落实一城一策、因城施策,城市主体负有主体责任这样的长效机制。

这充分说明了决策层的政策决心。因此,我觉得,现在最主要是要维护我们调控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因为只有稳定的政策才能够带来稳定的预期,有了稳定的预期之后,我们的房价、地价稳定的力量才能够进一步增强,这样以后对于整个房地产健康发展最有促进作用。我觉得在这点上,现在特别要警惕一种现象,就是在我们出台城镇化和区域发展政策的时候,有些人会利用这些政策,来热炒和推高我们的房价。

章弘:楼市调控 有决心更要有恒心

财经评论员 章弘:我觉得调控楼市,我们不光要有决心,同时更要有恒心。楼市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它不是一个短期事情,是一个长久的事情。

对于中国来说,要把楼市稳住、让房价稳住,一是要破除掉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的顽疾;二是要降低杠杆率,化解金融系统可能面临的风险。这两件事情,无论哪一个,都不是短时间就能立竿见影的,因此更需要我们的政策有决心、有耐心。

冯奎:房地产调控是持久战 城市政府应将其纳入“十四五”规划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学术委秘书长 冯奎:在我看来房地产调控是持久战,特别是在地方政府应该把它纳入到“十四五”规划当中。

我在最近调研当中发现一些现象,一些地方政府对于房地产调控的认识,跟一年前、两年前有一些微妙的差异。

比如,有些地方认为可以歇歇脚,喘口气了,认为调控差不多了;还有一些地方认为,要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我的房价如果不高到一定地步,房价配不上城市的身价;还有一种情况,有一些地方现在财政上面临一些压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需要大量的财力支撑,所以寄希望于卖地来获得收入。

我觉得这些认识,都特别值得警惕和注意。房地产调控可以说进入了最关键的时期,如果不能够在这个时候紧紧咬住,万一功亏一篑,可能一些地方的房价非理性上涨,就会使我们前一阶段的调控前功尽弃。

(央视财经)

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房产圈发布,房天下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房天下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进行投诉。对作者发布之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精彩评论(0)

回复还可以输入200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