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央企地产整合:巨无霸如何避免“大而不强”很关键

每日经济新闻  2015-08-14 10:28

[摘要] 不少被要求“退房”的央企至今仍在搞房地产,但如今楼市进入“白银时代”,涉房央企也出现了明显的分化。《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个别央企近来动作频繁,试图在产业链整合、平台集中化或整体上市方面大施拳脚, 新一轮央企变革的大幕。

12年前,国务院国资委成立时共有196家央企,历经重组整合后,目前已缩减至112家。央企重组先后经过了自愿重组、国资委主导、“成熟一家重组一家”3个阶段。

伴随这一轨迹,楼市一度“野蛮生长”,不少涉房央企曾赚得盆满钵满,甚至不惜巨资争抢“”,助长了房价的非理性上涨。为此,国资委向78家涉房央企举起了红牌,仅保留16家央企涉足房地产。

虽然如此,不少被要求“退房”的央企至今仍在搞房地产,但如今楼市进入“白银时代”,涉房央企也出现了明显的分化。《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个别央企近来动作频繁,试图在产业链整合、平台集中化或整体上市方面大施拳脚, 新一轮央企变革的大幕。

地产央企分化

7月初,上海证大披露了一项价值35.13亿元的资产收购公告,标的资产是从中冶 1号地块中拆分出来的11幅小地块,交易对手即为赫赫有名的中冶集团。

中冶集团正是国资委旗下指定开发地产的16家央企之一,具体执行者为其子公司中冶置业。2010年,中冶置业曾以200亿元一举拿下南京下关1号城改地块,成为当时的“”。据媒体报道,因“”一事国资委还曾介入调查过该项目。

但从去年起,上述南京“”却成了中冶集团的一个烫手山芋,试图早一点甩掉,但限于地块太大,近才传出分割转手。

早些年,很多央企曾经羡慕国资委给予中冶等央企地产身份,可以名正言顺地搞房地产,而他们似乎只能“暗渡陈仓”。

2005年,国资委出于央企做大做强的考虑,要求央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主辅业分离,将辅业剥离出去,在房地产业务上,仅圈定了中建、保利、华侨城、中房、中粮、中铁、中铁建、电建、五矿、中冶、葛洲以及境外的华润、招商局、港中旅与南光等16家央企。

按照国资委的计划,2008年北京奥运之后将重启停滞4年之久的央企房地产重组一事。但上述计划还未来得及实施,就赶上了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稳定经济成为国资委眼中比退出房地产更要紧的事情。

2009年,各地房价短期内触底反弹,部分城市甚至出现报复性上涨。在各地的土地竞拍会上,央企巨头携巨资吓退了不少地方企业,一时间“”频现,这也成了房价上涨的推手。

针对当时那一轮房价 ,国资委在2010年重申了78家央企必须退出房地产,银监会也将部分央企列入了限贷名单,但部分央企动作较为迟缓。至今,部分本该“退房”的央企旗下仍有房地产资产。

如今随着楼市进入“白银时代”,地产央企分化加剧。记者观察到,在上述16家央企中,只有招商局、保利、华润、中粮、中建、中铁等地产业务表现较为活跃,市场占有率相对较高,其他涉房央企凭借在各地掌握的资源 ,只是零星地开发一些项目。

“中房”品牌去还是留

早些年,中房集团曾是国内 的房地产开发品牌,辉煌时各地国资房地产公司均以挂着中房集团分公司的招牌为荣耀,比如中天城投的前身名为“中房集团贵阳公司”,至今仍在册的还有中房集团成都公司等。

主流品牌如何用APP敲开移动时代的大门

央企地产整合:巨无霸如何避免“大而不强”很关键

苏宁入驻天猫 在京对接菜鸟共享快递市场资源

成都城镇化利好温江房地产 房价将涨吗?

人民币不会持续贬值 房地产或受负面影响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特价房成都官微

有专业有态度有房源有优惠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