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自6月中旬股市从5178点调整以来,此前延续近一年的“吸金效应”也渐失光芒,而从股市中撤离出来的资金,则纷纷另觅保值 的“避风港”,其中,一线城市的房产及海外房产,成为不少大资金的新标的。
楼市明显回暖的现象并不止北京,比北京更早感受到市场火热的是深圳和上海,近期,一项针对北上广深的监测统计发现,二季度四大一线城市楼市成交量、成交均价创下近五年新高。
“近几个月成交量连续创下历史新高,主要依赖于上半年各项政策的持续宽松,一方面降低了购房者的入市门槛及融资成本,另一方面股市赚钱效应的消退也助涨了房价的上涨。”对此,链家地产研究部人士解释称。
一年前,各路资金“弃房入股”,时隔一年,又见不少资金再次“弃股入房”,这不仅让人联想到2009年至2012那一轮的股市、楼市的“跷跷板效应”。
受“四万亿”刺激,股市自2008年底迎来翻番行情,各路资金蜂拥入市,期间楼市虽也火热,但房价涨幅却不温不火,2009年年中股市调整,楼市却迎来加速上涨,可以说过去几年楼市股市始终上演“此长彼消”的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不少从股市撤出来的资金,将下一个 标的选择了瞄向海外房产,近期欧洲、澳洲房价加速上涨,其中不乏昔日纵横A股的“超级大户”身影。
这是否意味着股市吸金效应不再?也有业内人士对此不同意见。星石 总裁杨玲认为,近期股市调整并不改牛市逻辑,且从大类资产配置来讲,资金由估值较高的不动产向估值仍具吸引力的金融资产转移,仍是短期难撼的大趋势。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