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相对于摩根大通亚太区董事总经理、摩根大通中国 银行主席龚方雄日前抛出的“中国车市年销量如果不突破4000万辆,就远远没有饱和”的观点,各大汽车厂家和零部件企业正在思考对策以度过眼前的难关,而增速依然喜人的中西部市场则成为车企抢占的高点。
自主品牌享受红利
的汽车品牌都将目光着眼于西部。因为这里不仅有广袤的市场,更重要的是还有政策上的宽松与支持。
就在前不久,记者了解到,重庆市地方政府针对购车消费者拿出专项资金进行补贴,凡在规定时间内购车的消费者,均可享受1000元补贴。随后,重庆江北和渝北区政府又针对上述政策追加了500元的补贴。据当地媒体报道,当地政府负责人认为,这是政府特意拿出来的“救市”行为。以渝北区为例,有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渝北区内的车商销售额累计超过200亿元,占全市汽车销售总额的三分之一。但据渝北区商委主任刘章权提供的数据,今年1~4月,该区汽车销售额100亿元左右,同比下滑了13.7%。
重庆之外,在此之前,成都市政府也曾拿出资金补贴消费者,刺激市场。对不少地方政府来说,高速增长的车市已经成为市场消费的强力拉动,所以,“力所能及”的扶持和大城市的限购形成鲜明的对比。
与一线城市消费饱和的情况相比,中西部地区刚进入汽车的“首购”阶段,可挖掘空间巨大。
据记者观察,相比在一线市场的弱势,很多自主品牌汽车在中西部市场活得甚至比主流合资品牌更滋润。“近西安市场上有好几家合资品牌厂商出现经营不善甚至跑路的情况。”此前,一位西安的经销商人士小陆(化名)曾向记者透露,据其介绍,其中一家为近年来市场增速较快的韩系企业。
跑路的原因在小陆看起来很简单。两家经销商距离太近,竞争太激烈,与此同时,消费者更青睐SUV产品,这家企业的SUV和自主品牌相比性价比不高。
中西部市场的消费特点往往比一线城市更为单纯和直接。口碑传播、圈层效应、注重性价比和外观,对SUV更为情有独钟。一些在一线市场难觅踪影的车型,在中西部市场却有着 高的曝光度。如众泰T600等。而包括江淮瑞风S3、瑞虎3、北汽幻速S2、潍柴英致G3等多款自主车型都有不错的市场表现。
为了抢占市场,这些车企在调研之初就充分考虑到中西部市场消费者的需求,在产品配置上对标甚至超越合资,使得其性价比在中西部市场脱颖而出。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