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评论 > 正文

时国珍:中国楼市的建立健全 需要过程甚至阵痛

地产中国网  2011-11-30 14:32

[摘要] 2011年,中国房地产业遭遇更残酷的调控,限购、限贷结束了地产业的10年高潮,几乎令行业再陷僵局。艰难的营商环境,高度考验从业者的智慧与功力。如何理性思考未来楼市、寻求穿越行业迷雾,“第三届地产中国论坛暨2011中国房地产年度红榜”举办。

2011年,中国房地产业遭遇更残酷的调控,限购、限贷结束了地产业的10年高潮,几乎令行业再陷僵局。艰难的营商环境,高度考验从业者的智慧与功力。如何理性思考未来楼市、寻求穿越行业迷雾,“第三届地产中国论坛暨2011中国房地产年度红榜”举办前夕,地产中国网 策划专题“回顾2011展望2012——楼市回顾与预测”。

《中国建设报·中国住房》主编时国珍参与本次专题采访时表示,政府干预和调控是市场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而“双轨制”的提出和保障性住房的补课力度,都是趋向市场化的利好消息。一个市场的建立健全需要过程,甚至是阵痛。市场秩序的建立也需要合力,需要全行业的共同努力。

“变化与转型”是2011年房地产关键词

时国珍在回顾2011年房地产历程时感慨到:“过去十余年,确是中国房地产行业的 年代”。她认为,房地产事关国计民生,既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又改善了城市面貌,又提高了百姓居住质量,创造了社会财富。1998年,我国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是18.7平方米,到2010年这一数字上升到31.6平方米,房地产对相关行业的拉动也是不可忽视的贡献。

2011年, 持续对房地产业进行的宏观调控,促使房地产市场环境和企业生存规则正在发生深刻改变。随着我国迈入“十二五”发展时期,经济结构的调整与生产方式的转型势在必行,过去那些粗犷式增长的房地产发展路径和盈利模式不可持续。时国珍认为,变化与转型都体现出必然性,并趋于常态化。同其他行业一样,这是房地产行业必须面对和经历的成长路径。

成熟的市场不该有过多地宏观干预

我国目前正在经历发达国家市场化的必经之路,6万多家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数字就是市场化不成熟的例证之一。

孙志文:"网络人气榜"对地产行业是良性的促动

房地产高利润不可持续 楼市步入10年白银增长期

华人赴美买房热 中国房地产商会访团纽约考察楼盘

张刚:调控政策不变 地产股将维持弱势格局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特价房成都官微

有专业有态度有房源有优惠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