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公司 > 正文

1号店走了4年又回到原点:O2O或成仅存的希望

商界  2015-09-09 09:53

[摘要] 当于刚与刘峻岭正式宣布离职后,1号店就名正言顺地使用“网上沃尔玛”这个标签了。未来能够让1号店获得新生的机会,或许也只有O2O了,这是符合沃尔玛自身利益的一个方向,也是1号店进行突围的仅存希望。

戴上资本枷锁

1号店虽然成立至今已有7年,但在成立3年后它就已成为一家由资本完全控制的公司了。2011 年,经历了烧钱血拼的1号店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险,市场份额也没有显著提升,急需外部输血才能维持。这时,中国平安(29.76, 0.88, 3.05%)慷慨解囊了,以8000万元的价格买下1号店80%的股份,于刚等创始人从大股东变身小股东,逐渐转变为了职业经理人。

背靠平安这棵实力雄厚的大树,1号店的发展上了一个台阶,3年时间便从2010年时的年销8亿元蹿升至2013年的115亿元。平安对于1号店的投入不仅是 ,还有强大的内部资源。数万名员工的平安集团成为1号店的供应商,商务送礼和内部福利采购,1号店是的平台。甚至风传1号店60%的销售额都来自平安集团。

应该说,平安入主1号店的时机 精准,起了个大早。但事实上,1号店没能借着资源注入和那几年的电商红利做到一个理想的程度。垂直电商在与平台电商竞争的过程中,成本上和体验上始终会处于劣势,这是这一两年才获得共识的。但在当年却并没有多少人能明确意识到这一点,还都在不顾一切地向前进行突破。获得资本支持的1号店当然也不例外,不管从哪个角度,1号店的条件都相对较好,在当时看来并没有理由偏离原定路线。

虽然1号店的销售额增长很快,发展势头不错,但平安也很快就看到了存在的问题。伴随着高速增长而来的是巨大的财务压力,资本方必须不断为1号店输血才能维持其发展。钱投进去之后,距离产出和 还遥遥无期。作为单一股东,平安并不是投不起,而是在自身并不了解电商,更不了解线下零售行业的情况下,这种投入如投进无底洞一般让人看不到希望。

无论京东还是聚美优品,哪一家的成功上市不需要资本有些赌性在里面,可追求稳定可控财务预期的国内资本,做不来这一套,更领会不到其中的奥妙。平安能在2010年向1号店投入巨资,现在看来就已经是相当了不起的手笔了,不管从意识上还是从 嗅觉、眼光上看,都是其他国内资本所不可企及的。但平安毕竟还是传统产业资本,对风险的容忍度并不高,对过于高难度的资本游戏还存在一个无法适应的问题。于是,沃尔玛来了。

平安 1号店之后不满一年,沃尔玛就于2011年投入4.5亿元控股1号店约20%的股份,并于2012年获得1号店51%的股权,成为控股大股东。沃尔玛是国际零售巨头,掌握全球也是有效率的供应链,对中国市场觊觎许久,1号店成为其进一步开拓中国市场的一条通道,这笔交易表面上看 合适,但仔细一看就发现了问题,平安退出了。

按理说,1号店要想做好,股权多元化是必须的,后来获得成功的京东商城和聚美优品,都各自有来源多样的股东结构。多元化的好处是,电商平台的发展方向不易被某个单一大股东的偏好和看法所挟持,但1号店却恰恰是从一开始就落入了大股东的全面掌控,创始人控制权旁落,这等于是将发展方向的决定权全面从创始人手中转让给了大股东。如果大股东对这类事情并不在行,后果可想而知。

不管是平安也好,沃尔玛也好,其实都没有对1号店的实际经营决策做过多干涉,创始人团队被完整保留,于刚等人在经营问题上仍是可以做主的。但在发展方向问题上于刚能否做主,就成疑问了。

点评:平安和沃尔玛都属于产业资本而非风 本,平安不懂零售和电商,沃尔玛只懂零售,不过在对电子商务的认识上,沃尔玛比平安强一些,但意识上还是远远比不上真正操盘电商的那些资本势力。换句话说,沃尔玛有自己的发展路线,只是由于中国电商的独特环境,沃尔玛还需要时间来验证什么是错的,然后才能选择它们认为正确的发展方向。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特价房成都官微

有专业有态度有房源有优惠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