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城北商业演义:从荷花池到大丰

——今日说“北”之商业编年史

房天下  作者:杨戈  2015-03-24 01:32

[摘要] “深改”元年,岁在乙未,天府之国沉寂多时的城北,忽然热闹了起来:蓝光强势拿地,优品道“大北兔”来袭,银泰、绿地、宜家蓄势待发,万达、凯德、龙湖等日趋成熟……豪杰并起,异军突现,是天运轮回,还是时势所趋?“北乱”将休?城北商业“ 时代”就在下个路口?

 

怀旧日泪别红砖房 忆往昔欢送金荷花

2013年9月18日,一群老人坐在马鞍南路一间平房前合影留念,身后的“拆”字格外醒目。半 后,在叮叮咚咚的敲击声中,他们的旧宅轰然倒塌。这是“北改”重要项目——曹家巷一、二街坊棚户区自治改造工程首日,一个多月后,整个片区便如核爆遗址一般寂静。

对这些“原住民”来说,拆迁并非坏事,只是揣着政府补助的新房钥匙的他们,总还有些舍不得。有句话这样形容爱情:“好像忽然有了铠甲,又好像有了软肋。”那些很快将被城市化遗忘的“红房子”,就曾是他们的“铠甲”,也曾是他们的“软肋”。

1953年,成都被选入“8个重点建设 城市”,其城市规划部门制定了未来布局:以后来的天府广场为核心,北部建立大型交通枢纽(火车北站),南部以文化建设为主,东部打造工业园区。在今天,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这张蓝图的影响力。

上世纪70、80年代,北部、东部工厂运作得如火如荼,与烟囱一起矗立着的还有“红房子”,与产值一起飙升的还有城北人的虚荣心。要知道,那时别说神仙树、红牌楼,就连 城区,都还有大片“油菜花”。住“红房子”,恐怕比今天住中海名城、誉峰还令人向往。

老城北红砖房

天有不测风云,改革开放后, 是上世纪90年代开始,老牌国有企业如刃具厂、灯泡厂开始走下坡路,甚至关门大吉,只留下“东郊记忆”这样的工业朋克,供人“凭悼”。产业陨落,商业也走入困局。五块石、荷花池或许是成都早能勉强称作“商圈”的存在,到上世纪末,却因交通拥堵、商品档次偏低、人员杂乱饱受诟病。“脏乱差”的名号,正是从那个时候起找上城北的。

于是乎,一度被人艳羡的“红房子”,逐渐沦为历史的背影。与此同时,一大批中 住宅、商业,于城南、城西破土而出。当时甚至流传一句话:“宁要城南一张床,不要城北一套房!”居住空间与自信受到双重挤压的城北人,恨不得拍部《“北”夜行》,喊出“只是想在阳光下走路”的心声。

这样我们也就不难明白,为什么在2013年2月7日金牛属荷花池市场关闭并迁往新都时,不少周边居民意外地表现出了“欢送”的姿态。但火车北站还在,荷花池、五块石也均有“残部”留守,城北“交通枢纽、商贸 ”的定位始终难移。

荷花池昔景

新荷花池效果图

希腊神话中将神人共处的时期分为五个时代: ,白银,青铜,英雄,黑铁。城北商业的发展与之正好顺序相反,撇掉“英雄时代”,上世纪连续经历了“艰苦悲惨,一无 ”的黑铁时代,进入有所进步的“青铜时代”。可直到本世纪初,都还没有拿得出手的商业项目出现。社区商业“单机”,小店“散打”难道就是“北夜”的命运?

看了又看:

今日多图说"北":城北大中型商业体现状谍照

荷花池:艰难的与城市一起生长 没落 的新 朝

东方新城孤芳自赏 2015继续在沟底还是上头条?

太尴尬! 川师沙河堡板块又陷"周期性低谷"?

成都人买房的八大奇葩特征:你中枪了没有?

成都商业现在遭惨了 每个四川人都应该看看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特价房成都官微

有专业有态度有房源有优惠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