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深改”元年,岁在乙未,天府之国沉寂多时的城北,忽然热闹了起来:蓝光强势拿地,优品道“大北兔”来袭,银泰、绿地、宜家蓄势待发,万达、凯德、龙湖等日趋成熟……豪杰并起,异军突现,是天运轮回,还是时势所趋?“北乱”将休?城北商业“ 时代”就在下个路口?
万达侠难消南迁热 龙湖客易借北改风
“北改”是怎样兴起的,也许徐志摩懂。自2012年初启动,它就成了各大报道中的关键词,并且呈“刷屏“态势。在过去三年里,昭觉寺、驷马桥有了“文化旅游商贸功能区”的名头,八里庄-二仙桥、李家沱、曹家巷、人民北路片区、中铁二局片区等纷纷上演“变形记”。195平方公里, 预算1640亿元,“16横12纵”路网,“绿水青龙”大型项目……城北真的要“变天”了么?
我们知道,就城市格局而言,城北与城南、城西甚至城东都有不小区别。如果说原先遍野洼地的城南是成都的曼哈顿,那么城北的发展模式跟伦敦、巴黎较为接近,商业体不是空降的,要么在原有配套基础上拆迁改造,要么与老城和谐共处、互为补充。拿华夏历朝历代作比,城南是北宋“中彩票”的汴梁(今开封),城北则是背负六朝过往的长安。
但城北终究不如长安般在历史长河中集建筑、文学、艺术大成,其城建过程比想象的艰难不少。五块石、荷花池部分迁至新都“国际商贸城”,原址上的“新荷花”也在筹建中。笔者近日看到:许多商户还留驻原地,出售箱包、窗帘、饰品、日用、玩具等的“杂货市场”还在火热运营,人流如织;只是 处拆掉的房子,仍是残垣断壁,百废待兴。有诗云:“北改风起雨纷纷,旧瓶新酒欲断魂。旧时 谢今何在?荷花池畔话残灯。”
消费 长期缺位的现状总算打动了来自新加坡的凯德。2006年9月,凯德广场金牛店一期项目开业。二期竣工后,其建筑面积达22万方,算得上“大块头”。2010年,位于一环路府青立交旁侧的财富又一城亮相,其入驻商家如家乐福、国美、肯德基、必胜客、屈臣氏等都让对大型商业“求贤若渴”的城北人欣喜不已。
凯德广场金牛店实景
但凯德广场并不能让城北一劳永逸,财富又一城其实更像社区商业。2012年12月,万达在成都的第二弹——金牛万达城“千呼万唤始出来”。这个体量达112万方,涵盖购物 、住宅、非毛坯 、 写字楼等业态的综合体,让整个区域“虎躯一震”。其入驻品牌如万达百货、万达影城、大歌星、ZARA、MUJI、H&M、优衣库、哈根达斯、星巴克等都让过去住惯了“红房子”、逛熟了小商品市场的当地居民“脑洞大开”。
万达广场金牛店实景
金牛万达可以算是为城北商业开拓了全新纪元,自此,大型、超大型商业项目接连发起“抢滩战”,紧随其后的便是龙湖位于五块石的巨作——龙湖·北城天街。2013年底,北城天街携远东百货、永辉Bravo超市、卢米埃影院、世纪星真冰场等主力店登场。这个体量也达 、购物 近30万方的综合体,与金牛万达形成双雄“对峙”局面。
成都龙湖·北城天街实景
城北人有了自己的“大块头”,商业格局也日渐成熟。随着泰业北城广场加入、荷花池“2.0版”成型,区域商业似乎迎来了“白银时代”。但金牛万达、龙湖·北城天街、凯德广场到底运营得如何,“老城北”和有意置业城北的年轻一代是否买账?参见【高清组图:城北综合体谍照】 ,我们还在后续报道中做进一步分析。
概括来说,虽有“北改”助力,万达、龙湖的崛起却并没有扭转城市“南迁”的趋势,城南商业这把火还是旺得发紫。对城北来说,“白银时代”多少有些名不副实。
看了又看: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