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有一组数据可以说明很多问题,作为西部城市的成都,私家车保有量竟然是全国第三,仅次于北京上海,每年的汽车销量也位居西部 ,增长比例也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这背后反映的,正是成都公共交通的困境。
延伸:交通之困下的房地产业
在成都全盘布局的保利地产,深知成都的公共交通滞后对房地产发展的影响,成都保利实业总经理吴章焰就再一次记者会指出,成都的楼盘,车位配比是很高的,所以开发商的经营成本也很高。
不均衡和不方便的公共交通大环境下,成都楼盘沿大道而修,沿地铁而修的特征十分明显,轨道交通旁的楼盘,价格要比一般楼盘贵出20%以上,目前成都新兴楼盘,都布局在三环之外,三环外公共交通资源稀缺,有地铁或者有地铁建设和规划,都会让一个楼盘炙手可热。有一个典型的的例子可以证明,在成都天府大道南段,建设中的一号线3期工程旁的成都玩家、司南等楼盘,创造了许多销售的神话,依仗的就是稀缺的地铁资源。
(地铁开通前后某些区域房价对比)
“在南门上住,你不得不买辆车”,在城南华府某楼盘担任置业顾问的赵女士告诉房天下,成都的实施交通先行策略,在城南修了许多又宽又直的大型主干道,四条纵深的大路,延伸到城南华府地区(华阳附近)。但是公交车到得少,出租不愿意来。路宽而车少,“适宜自驾”,所以,“车”“车位”的广告在这一地区十分常见,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前一段时间邦泰华府公馆的“30几万,有房有车”的推广活动,声称要送名爵的MG3和东风风神等家用小车,还有就是被称为华府 豪宅的德商华府天骄,推出买房免费送产权车位的优惠活动。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